全国咨询热线: 0531-58591029

24小时服务热线: 13573193765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推荐产品

关于我们

新闻中心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“三转一响”之首——自行车
发布时间: 2025-02-24 20:10:17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所谓“三转一响”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生活中的“奢侈品”,即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和收音机,而自行车居首位。其时自行车仍是较为稀疏,人们议论“飞鸽”“永久”“凤凰”,不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议论“捷达”“富康”“桑塔纳”。因为实施计划经济,购买自行车有必要凭票,特别是那些要成婚的年轻人,自行车成了成婚时必需的“三大件”之一,但要想买上一辆,可谓“一票难求”。

  据《北京志·归纳卷·人民生活志》记载:北京市政府于1959年7月开端,对手表和自行车选用收取购买券的供给方法。由商业部门根据货源状况,依照各机关、企业和事业单位员工的多少,不定期(半年或一年)发给若干张手表或自行车购买券,由单位再分配给最需求的员工,拿到购买券的员工须到指定的商铺购买。

  因为“人多粥少”,不少单位在分配购买券时多采纳“抓阄”的方法。其时若是抓到了一张自行车票,振奋备至,不亚于今日摇到一个机动车号。1964年12月,手表、自行车按市场价敞开供给,但因市场供给严重,且价格较高,要想买到一辆自行车,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1973年,购买自行车又劝化了凭票供给,自行车票仍是“一票难求”。

  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跟着市场经济的开展,自行车的出产发生了巨大变化,不光数量大为添加,其品牌也不再局限于老三样(飞鸽、永久、凤凰),各种款式、类型的自行车满意了不一样的层次顾客的需求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北京自行车保有量最多的时分,1995年全市有自行车831万多辆,居全国各城市之首。

  提起“燕牌”自行车,或许只要40岁以上的人才知道一些,它曾是北京出产的仅有的品牌自行车。

  北京最早的自行车厂,是1960年在向阳门外大街关东店建立的自行车厂,后来改称北京自行车一厂、北京自行车总厂,北京最早出产的自行车叫“首都牌”,其标牌使用时刻不长,就有人反映,说苏联有一款自行车叫“莫斯科牌”,也称为“首都牌”,为防止混杂,所以将“首都牌”改为“火炬牌”。

  上世纪六十年代,北京“燕牌”缝纫机成为名牌产品今后,北京市轻工业局把北京自行车总厂出产的自行车更名为“燕牌”,时刻大致是七十年代初期。到了八十年代初期,“燕牌”自行车年出产能力缺乏20万辆,因为质量、外观、耐久性赶不上“永久”“飞鸽”“凤凰”等名牌,所以没有成为北京的拳头产品。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中止出产了,尔后北京的自行车出产企业相继封闭。

  虽然“燕牌”自行车只出产了20多年,却使京城的许多家庭圆了“自行车梦”,给人类带来了便当和高兴。

  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大众渠道的作者编撰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念仅代表作者自己,不代表搜狐态度。

网站首页 产品分类 电话联系